中式面馆连锁品牌和府捞面挨罚。近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中式面馆连锁品牌和府捞面关联公司上海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和府餐饮公司”)因为广告违规,被处罚款3万元。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2024年12月26日,和府餐饮公司将自行设计制作印有“中式面馆第一品牌”的广告牌放置于和府捞面各直营店入口处,用于商品展示及对外宣传。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市监局介入调查后,2025年1月20日,和府捞面直营店已经完成整改。
上海市浦东新区市监局表示,和府餐饮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第九条第三项“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 ‘最佳’等用语”的规定。 在这之前,和府餐饮公司宝山第二分公司曾因为向消费者提供带有“TOP1.中式面馆第一品牌”内容垫餐纸,被上海市宝山区市场监管局立案查处,并于2024年11月25日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因此和府餐饮公司不属于初次违法。
鉴于和府餐饮公司“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上海市浦东新区市监局对和府餐饮公司处以罚款3万元的减轻处罚。针对此事,5月6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联系了和府捞面相关负责人进一步了解情况,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应。
去年2月1日,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和府捞面建康路分公司在美团平台和府捞面(南京鹏欣水游城店)店铺中发布的衣藻面广告图片和掌柜描述的广告内容中均有“莱茵衣藻辅助降糖”的宣传字样。
由于“莱茵衣藻辅助降糖”广告用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违反了广告内容管理规定行为及其从属,依据《广告法》第58条规定,同年6月,和府捞面被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6万元,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随后,和府捞面称,该款产品为春季新品,目前已下架。当时和府捞面方面回应称,在得知违规后,其已经第一时间在宣传上做了调整。
2022年,上海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宝山第二分公司(和府捞面宝山万达店)在举办会员抽奖活动时,设定最高奖项“锦鲤奖”为“特斯拉Model3五年免费使用权”,由于该奖项的市场价值已超过5万元 ,违反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中的相关规定,被监管部门罚款2万元。同一门店也曾因虚假宣传“累销3亿碗”以及“大众点评五星面馆”被罚6240元。
和府捞面由李学林创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面食为特色的中式餐饮连锁品牌,其首家门店于2013年在江苏开业,早期客单价主要集中在40-50元区间,2023年以来,和府捞面拓宽了价格带,实行价格分层策略,加大了30元以内产品的比重。窄门餐眼显示,截至2025年4月14日,和府捞面在全国拥有580家门店,覆盖22个省份,其中一线与新一线城市占比达七成,商场店占比也近七成。去年新开门店为121家,不过较2023年开店数有所下降,今年来仍在扩张中。除了主品牌“和府捞面”外,和府捞面旗下还有Pick me咖啡&热食、阿兰家兰州牛肉面、一杯拉面、财神肉串等子品牌。
自成立来,和府捞面也一度成为资本的“宠儿”。天眼查显示,截至2022年,和府捞面共完成了从A轮到E轮7轮融资,股东阵容包括腾讯、CMC资本、众为资本等。其中,最近一笔融资停留在2022年8月,虎童基金参投,具体交易金额未披露。不过,此前,和府捞面的业绩情况并不算太理想。2023年7月,作为其股东之一的绝味食品曾在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函中披露,2020年至2022年,和府捞面分别实现营收11.07亿元、17.32亿元、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14.56亿元,同期净利润为-2.06亿元、-2.11亿元和-2.99亿元,三年累亏超7亿元。
对此,绝味食品也指出,主要是和府捞面处于扩张期,为占领市场份额加大了营销费用支出,再加之近年来受各地疫情管控影响,其物流及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次年,和府捞面又在一则声明中表示, 其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48%,并实现三年疫情后的首次扭亏为盈。同时,该声明还否认了当时传出的赴港上市计划。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今年3月,和府捞面创始人李学林透露,2024年,和府捞面全面营收25亿元,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15%。此外,根据遇见小面招股书援引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在中式面馆里,2024年,和府捞面的商品交易总额排名第一。2024年,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别为和府捞面、李先生牛肉面大王、老碗会、遇见小面、马记永兰州牛肉面,对应的交易额分别为25.30亿元、20.60亿元、14.20亿元、13.48亿元、12.50亿元。
近几年的和府捞面在热议与调整中度过,开放加盟、调整人员、撕掉高端标签降价等。和府捞面之所以引起消费端热议,离不开品牌打造的高端定位,当时不少消费者都无法接受动辄40、50元的一碗面与“预制”一词联系在一起。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与品牌调整,和府捞面也在试着放下身段。去年6月,和府捞面宣布调整价格,品牌称通过集采优势,成功下调价格,只降价不降质,还分别列举出了3款产品的降价幅度,在购买“和府88皇帝卡会员”后3款产品降价幅度分别约为27%、32%和32%。
事实上,除了“身陷预制菜”争议之外,和府捞面去年还回应了“裁员20%-30%”“启动一家和府捞面的总投资需要120万元左右”,称无事实依据,纯属谣言。品牌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48%,经营状况良好。2024年为精简组织裁员120人左右,比例为1.4%,非网传“和府捞面裁员20%-30%”。联营、出海、下沉、加密是和府捞面的未来战略,调整精简的人员为直营超配,联营板块仍在扩编。几天后,和府捞面又通过社交平台透露统包合作费为69.8万元,包含设计、装修、标配设备。
不过,从2023年底宣布开放联营,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和府捞面似乎并未大肆加码这一业务。据上述负责人介绍,和府捞面目前在全国拥有600家左右门店,对开放加盟的态度较为谨慎,目前加盟店占比在十分之一左右。2024年,和府全年营收达到25亿元并实现了盈利。
近日,位于苏州刚开业没多久的和府小面小点变身和府捞面·大师店,卖点上从现炒浇头转变为现熬汤底。对于这一变化,品牌方称之为是门店的快速迭代。如今试水新店型颇有撕掉“预制”标签及试探价格带的意味。在业内人士看来,和府捞面的种种举动是应对消费变化和改善品牌老化的决策,根据细分品类特色更加准确地锁定目标客群才是核心关键。
不仅是和府捞面,五爷拌面、陈香贵、张拉拉等一批面馆在褪去市场热情和资本追捧后,话题热度均在减退,折射出餐饮市场的竞争激烈以及中式面馆行业的迭代。胜利鸟品牌战略咨询合伙人俞洋勇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指出,中式面馆赛道内卷严重,面临着陈香贵、遇见小面等品牌通过低价策略争夺市场。
当下消费者需求朝着质价比转变,而中式面馆赛道凭借着出餐快、高性价比的特点迎来高速发展期,不久前遇见小面还叩响了资本市场大门,赛道又热闹起来了。近期,另一家中式面馆品牌遇见小面已先其一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冲击“中式面馆第一股”。招股书显示,去年,遇见小面门店数共计380家,而2022年至2024年,其分别实现营收4.18亿元、8.01亿元、11.54亿元,同期净利润为-3597.3万元、4591.4万元、6070.0万元。 作为一家在广州创立的品牌,遇见小面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其主要市场仍集中在广东,其拥有餐厅近四百家,其中广东餐厅数量占比近七成,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门店数占比约八成,对广东市场以及高线城市的依赖性较强。在门店加快扩张的同时,去年,遇见小面的同店销售额出现下滑。
根据招股书中的最新计划,遇见小面预计2025年开设约120家至150家门店,2026年开设150家至180家门店,2027年开设170家至200家门店,以此计算,到2027年年底,遇见小面至少拥有800家门店,最多拥有门店890家。
遇见小面在招股书中透露,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在下沉低线城市开店、探索海外市场、加大特许经营模式开店。具体而言,其将加密北上广深等高线市场的门店,同时,其计划逐步进入内地二线及以下城市,并且将继续扩大特许经营餐厅网络,逐步提高特许经营餐厅的比例,在境外市场方面,其重点将放在中国香港和东南亚市场,今年将在新加坡开设一到两家直营餐厅。